北京老旧小区视频监控系统改造是提升社区安全防范能力、解决居民实际生活问题的重要举措,以下是一些相关情况:
改造原因
设备老化:许多老旧小区的监控设备使用年限较长,像素低,夜间画面模糊,如朝阳区管庄普济社区的部分老旧小区,监控设备老化严重,到了夜间画面模糊成 “马赛克”,无法清晰记录事件。
覆盖不足:部分老旧小区原有监控系统点位设计不合理,存在监控盲区,不能全面覆盖小区的重要区域,如海淀区上地东里小区,作为开放式老旧小区,内部存在监控盲区,整体安全监控存在极大隐患。
居民需求:随着居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对小区监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丰台区南苑北里小区,因监控设备数量少、部分损坏,居民车辆被剐蹭后无法通过监控取证,居民对加装和维修更换监控设备的需求强烈。
改造措施
更换老旧设备:对老化、损坏的监控摄像头进行更换,提升监控画质和性能。如丰台区和风四季社区,将小区内一百余台老旧摄像头及监控设备全部更换,实现了监控网络全覆盖。
增加监控点位:在小区的重点区域,如出入口、消防通道、停车场、儿童游乐区等增加监控摄像头,消除监控盲区。
建设可视化平台:部分小区在改造中还会建设可视化平台。
改造资金来源
政府专项经费:部分小区通过申报小微项目,利用政府的专项经费进行监控系统改造。
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街道责任部门会同社区党委,通过申请使用城乡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经费来实施监控系统改造项目。
社区与物业共同出资:有些社区通过与物业协商,由双方共同出资进行改造。
改造成效
解决居民实际问题:改造后的高清摄像头能够清晰记录小区内发生的事件,为居民解决纠纷、追溯责任人提供了有力证据。如普济社区在监控系统升级后,成功通过调取监控找到了剐蹭居民电动车的当事人,化解了居民的怨气。
提升小区安全水平:监控设备的增加和升级,有效地震慑了违法犯罪行为,为小区治安加固了 “安全锁”,整体提升了小区的安全技防水平,让居民生活更安心。
注:网站发布部分内容、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立即删除。